緬甸
18年份: 2021
全球守望名單: 18
得分: 74
領袖: 溫敏總統
人口: 5481 萬
基督徒: 436 萬
主要宗教: 佛教
政府: 統一立憲共和國
主要逼迫來源: 宗教民族主義
敞開的門與當地的伙伴和教會合作,藉著以下事工堅固緬甸受逼迫的基督徒:
- 分發基督教書刊
- 門徒及領袖訓練
- 生計支持
- 家庭和婚姻事工
- 兒童及青少年訓練
細聽「摩西牧師」
「鄉村巫師會毀滅我們的宣教和事工,殺死居住在這裡的人。因為我們把福音帶到這裡,他們真的很害怕我們在這裡所做的事工。」
逼迫來源:宗教民族主義/獨裁政權/民族宗教敵對/有組織腐敗犯罪
在緬甸逼迫的狀況
宗教民族主義在緬甸尤為強大,並在很大程度上讓基督徒受到逼迫。人們越來越重視佛教,將所有其他宗教排斥在外。
改信基督教的人常常因離開或背叛他們所成長的信仰體係,而遭受其家人和社區的逼迫。在旨於保留「僅佛教徒」的社區,人們通常利用諸如水之類的社區資源,從而使基督徒家庭無法生活。
著名教堂遭到了襲擊,有時,佛教僧侶入侵教堂並在內部建造佛教神龕。非傳統教會也遭到反對,特別是在鄉村地區以及活躍傳福音的教會。政府試圖對付極端主義的佛教僧侶,卻出了混合的信號,因為很明顯,極端僧侶得到了軍方的支持。
緬甸是世界上內戰時間最長的國家,戰爭始於1948年。儘管媒體已廣泛關注羅興亞穆斯林的困境,但持續不斷針對叛亂組織的戰爭,也影響了克欽邦、克倫和撣邦(都有強大的基督徒少數群體)在很大程度上沒有引起注意。以基督徒為主的欽邦也受到戰鬥的影響,基督徒容易受到叛亂組織和軍隊的逼迫。北部有超過十萬名基督徒居住在國內流離失所者營地,他們被剝奪了獲得食物和保健的機會。
新冠疫症大流行帶來了更大挑戰,由於許多基督徒在分配政府援助時被故意忽視。
最容易受逼迫的人
在該國北部的克欽邦,基督徒特別容易遭受逼迫。由於持續的戰爭,超過十萬人(其中大部分是基督徒)居住在國內流離失所者營地中,其中大多數人居住了多年,人道主義人員受阻去接觸他們。接鄰的撣邦的戰爭也在繼續,那裡有許多基督徒。以基督徒為主的欽邦也發生了許多衝突。
禱告事項
- 為那些離開佛教跟隨耶穌的人祈禱,求主堅固、鼓勵和保護他們。
- 緬甸的所有信徒都能夠與其他信徒享受富有成果的團契生活。
- 求主介入並為正在發生的內戰帶來和平解決。
相關消息
